任重而道远 浅析VR教育发展道路上的几大难题
发布时间:2017-11-22 09:16 来源: 99VR视界
从被称为VR元年的2016年到现在,VR在中国可谓遍地开花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融资惊喜;芬莱科技认为:VR整体发展态势确实势如破竹,深入科技、游戏、医疗、教育、影视、购物等多个行业,逐渐进入千家万户。VR教育也经历了从无到有,并且已经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走向了全国各地。
时至今日,狂热的资本市场逐渐冷静下来,逐渐成长的VR教育企业不断强化内涵建设。许多公司业与众多学校或者培训机构进行合作,提供技术支持,进入学校呈现VR体验课;参加展会,向社会各界介绍VR技术,邀请更多的人来体验,加强与政府机构之间的沟通,推进市场逐渐建立标准化的秩序。
但在短短两年时间内,VR教育的整体业态还有诸多不足,在淘汰大赛中生存下来的企业应该思考VR教育的发展到底存在怎样的困境和难题,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难题,VR教育才能持续发展。
国家教育事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中,首次提出利用新兴信息技术推动“互联网+教育”的发展。对于VR公司来说,最核心的挑战仍然在于“VR内容生产能否真正解决教育用户痛点”。
当前,内容生产缺失是VR教育行业面临的首要难题。对内容生产制作、内容策划和创意能力的考验是VR公司能否形成差异化和脱颖而出的关键。优质的VR内容需要权威的教育资源紧密合作,由从事多年教学的资深教师团队深度参与到内容的生产,才能让VR教学内容更加精准,满足长期教学的需求。而目前,优质教育资源与VR教育企业的合作还未能深入。有人认为中国VR市场成为卖硬件的市场也正是因为内容生产未能跟上消费者的需求。
其次,控制成本也是VR教育需要突破的另一个局限点。目前,VR教育市场主要用到的VR设备集中在HTC Vive、Oculus Rift、Samsung Gear VR等国外品牌,以及大朋、3Glasses等国内设备商。高分辨率、好的渲染能力都是制约VR内容体验的关键因素。VR教育公司如果想要保证精心制作的内容能够更好的呈现,就必须要采用性能好的设备;而且,内容制作越精良的产品越需要品质越好的设备支撑。但这也意味着,企业需要承担价格高昂的硬件成本投入,保证较好内容呈现的同时控制高成本是VR公司面临的挑战。
再次,研究力量相对薄弱是需要提升的环节。根据VR Firs对38个国家的151所大学进行的调查数据,其在2017年初发布了一份关于VR教育的研究报告。研究显示,在国外,2016年有62%的大学第一次使用了虚拟现实设备,79%的大学至少已经拥有了1台VR头显设备。VR设备在大学里主要运用在生物、历史、影视专业、医疗健康等专业。但是在中国,高校对于VR教育的研究屈指可数,虽然也有清华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先后成立了相关的实验室,不过参与深度还远远不够,反倒是中小学对VR教育的深入似乎更引人注目。
最后,行业标准亟待规范需要引起广泛关注。VR教育行业的规范还未来得及建立,市面上伪VR盛行的局面让从业者很是头疼。一些经过3D改进后的所谓“VR”产品占据了一部分市场,让民众对真正的VR产生误解,以为就是几张简单的动画。这些产品通常都却缺乏最为关键的有效操作系统,只有课件,无法实现真正的VR教学。
另外,VR头显设备目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眩晕和不适感问题,用户体验无法达到完美,这都是VR公司共同面临的问题。应该说,VR内容生产、成本控制、研究力量、行业规范以及用户体验等等都存在链条式的关系。
芬莱科技认为:VR教育行业目前虽然存在诸多问题,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,有问题不可怕,认识问题、解决问题很重要,自我剖析、自我定位的过程最关键。教育领域是VR技术的重要落脚点之一,教育将会在未来处在优先发展的地位,过去的几年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几年,也是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,未来的中国教育改革将要进入深水期,传统教育方式的变革更加需要借助新兴科学技术的力量,作为现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虚拟现实技术,VR+教育模式必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,为增强民众对教育获得感的重要工具。
推荐阅读